学习形式:
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入校前一年,在大专文理基础学院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学绩制管理,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课程、教师、授课时间、学习年限,提前修满学分和学绩者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学绩制充分调动了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经过在大专文理基础学院的学习,深入了解专业情况后,可于第一学期末、第二学期末根据专业学习情况调整专业。
考核方式:
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均需进行两次考核,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根据题库组织命题工作,命题突出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卷一考试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相应学分;卷二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此外,卷二成绩还包括学生日常表现、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践课程成绩等组成,卷二成绩决定学生的学绩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优势课程上取得较高学绩,来补充劣势课程的不足,实现优劣势互补,突出个性化培养。
培养目标:
大数据技术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大数据技术应用框架与其生态系统,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基本技能和大数据应用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新媒体与内容产业开发、应用能力和虚拟(增强)现实场景开发、应用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大数据技术应用、数字产品开发与方案设计、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运营管理、虚拟现实场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数据技术应用及新媒体内容开发相关技术。学生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起,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能力。同时,专业开辟新媒体技术方向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具备新媒体项目创作、运营的能力;具备虚拟现实场景等内容开发应用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健康体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优良的品德与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和新媒体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3.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应的管理学知识; 4. 具备安装配置数据库,熟练使用大型数据库的常用功能,跟踪优化数据库系统的能力;熟练掌握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能进行相关编程工作,能诊断并解除系统故障;具备利用相应软件、工具进行大数据应用、处理的能力;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新媒体内容和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创作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6.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与客户进行沟通与表达,能够在项目团队内熟练使用专业术语沟通交流;8.了解大数据技术行业新技术、新动向、新需求,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9.善于学习并能够跟踪大数据及相关领域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学习相关技术的能力。
主干课程:
JavaScript程序设计、数据库编程基础(MySQL)、Hadoop技术应用、网页设计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音视频信息处理技术、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可视化、VR设计基础
专业特色:
大数据技术专业构建了以“大数据应用+新媒体创作”两翼齐飞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兼顾社会需求,更多地满足学生诉求:(1)课程新颖,符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主流要求;(2)培养方向明确,课程容纳度高;(3)重视实践能力地培养。(4)就业前景广泛。
在突出实践能力方面首先是加强双师型(教学型、工程型)师资的培养,使教师既能担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又能担任项目实训、项目开发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获得工程项目的开发经验与技能;其次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项目开发实训场所;最后鼓励学生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设计师资格与水平考试、视频剪辑师等证书。
就业去向:
企事业单位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数据库维护,视频剪辑与处理、短视频运营、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网站规划和设计等有关的工作岗位。